在職場上,如何快速掌控自己的負面情緒?
- joe chen
- 5月1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在現代職場中,壓力、誤解、衝突幾乎無可避免。我們無法控制外在環境,但可以掌控的是——我們對情緒的反應方式。真正讓人陷入痛苦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情緒性認知」。
令人尊敬的投資大師查理.蒙格曾說:「自憐會產生妄想,妄想則是精神黑洞。人生難免有低潮,但抱怨沒有任何好處。」這句話點出了一個關鍵:自我沉溺情緒,只會讓人陷入更深的失控。
那麼,當你在職場中遇到不公平、被誤解或壓力爆炸時,如何擺脫受害者情緒,在幾分鐘內回到清明與穩定,讓工作步調重回掌握?
✅ 三步驟,快速調節情緒
1. 察覺:身體在哪裡有反應?情緒在哪裡起作用?
閉上眼睛3秒,感受胸口、喉嚨、胃部是否緊縮?
問自己:「我現在的情緒是什麼?我在害怕什麼?」
🧠 此步驟對應心理學的「情緒分化」技巧,有助於將情緒變得清晰可觀,減少混亂與反芻。
2. 標記:說出它,而不是被它吞噬
對自己說:「我正在經歷委屈感,但這只是情緒的一部分。」
這不是壓抑,而是命名。情緒一旦被說出來,就開始鬆動。
🧪 科學研究證明,將情緒語言化(Affect Labeling)能降低大腦情緒中樞杏仁核的過度反應,提升冷靜與理智。
3. 主權:把選擇權拿回來
說一句轉換語:「我可以選擇怎麼回應這個狀況。」
不是壓制,而是重新掌控:「我有情緒,但情緒不是我。」
這個轉念不是虛假的正能量,而是幫助自己回到一個有行動力的位置。
這是心理學中的「內在掌控點」理論(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也是佛法中「觀照而不執著」的現代實踐。
🧘 一句日常使用的主權語
「我可以覺得難過,但我不需要讓這個情緒主導我的一天。」
✨ 結語:
在情緒來襲時,不是壓抑、不是假裝樂觀,而是:
看見它
命名它
然後選擇要不要讓它控制你
每天練習,建立強大的精神內核吧。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