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Google、臉書、微軟專家教你的66堂科技趨勢必修課--讀後感想1

  • 作家相片: joe chen
    joe chen
  • 2023年7月3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這本書內容頗適合不懂科技專業但又想了解科技如何影響這個世界的人,作為累積科技素養的閱讀物。

我就從大家都有的手機與日常上網行為開始說起吧。

案例一:一個簡單的網路購物行為

我點開手機內一個常用的購物app,瀏覽商品後,選擇並下單心儀的商品。並在app上填入信用卡號,完成支付。app隨即顯示訂單成立,顯示目前最新的出貨進度,並預計在某個時間點後會送達我指定的地點。兩天後,簡訊通知我貨物已到社區大廳,我在大廳跟警衛確認後,取得物品,並在app上點選取貨完成。

手機-->購物app-->下單支付-->物流配送-->完成取貨

我們習以為成的電商經濟,背後有哪些科技元素的介入呢?


1.智慧型手機:不只能上網,更能像電腦般運算


2.互聯網:人人都能隨時隨地上網,交換訊息,執行交易必要環節。


3.api:不管是app還是網頁,都是透過api程式,向雲端請求資料或功能執行。在購物app上的各種互動訊息,包括信用卡支付,都是透過api,連結金融機構內的支付程式,請求執行『支付』功能。


4.另一端:當顧客透過手機的app或網頁下指令,api串接到另一端(雲端或地端),廠商的伺服器中,進行資料交換或功能執行。伺服器都是24小時運轉,不管顧客什麼時候進行請求,伺服器的系統都要正常運轉,配合顧客。


5.雲端vs地端:大廠商一般而言,都自行購置伺服器,並自行建置資訊團隊維護伺服器內的系統運轉,確保服務不中斷,此稱為『地端』。但隨著數位需求與創新不斷成長,大廠商(包括金融業)需要投入購買硬體伺服器及資訊部門人事成本越來越高,且使用效率滑落(e.g.顧客使用需求高峰需要10台機器,但是低峰的時候僅需2台。則多購買出來的8台機器大部分是閒置狀態)。相對『地端』維護,廠商可以選擇購買『雲端服務』,將資料與程式放置到雲端廠商所提供的機器上,每年付租金即可。相對自行維運並擴充『地端』,購買『雲端服務』在資訊維運的品質可以更好,付出的成本可以更低。


6.資安風險:(1)手機內是否被病毒入侵,竊取帳號密碼?(2)使用網路時,該網路通道是否安全?非惡意提供來竊取交易過程中所有訊息?(3)存放在廠商內的所有交易資訊,是否安全?廠商是否已做好足夠的資安措施,確保不被駭客入侵?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中年危機:與世界的荒謬共舞

一個中年男子的自白 人生至此,我從來都沒有明白過,我是為了這件事本身就有去而去做,還是為了結果可以得到他人肯定,滿足心中虛榮感而去做? 從小在學校讀書,比的是分數跟排名。成年入職場,比的是薪水與晉升的速度。 為什麼人生中努力追求這幾個指標?因為具體且符合社會價值觀。你的學歷...

 
 
 
在職場上,如何快速掌控自己的負面情緒?

在現代職場中,壓力、誤解、衝突幾乎無可避免。我們無法控制外在環境,但可以掌控的是—— 我們對情緒的反應方式 。真正讓人陷入痛苦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情緒性認知」。 令人尊敬的投資大師查理.蒙格曾說:「 自憐會產生妄想,妄想則是精神黑洞。人生難免有低潮,但抱...

 
 
 
榮枯鑑 -- 解厄卷

原文 :禍於上,無辯自罪者全。禍於下,爭而罪人者免。 白話 :上司要往下怪罪時,只有吞下認錯,才能保全自己;下屬產生雜音抱怨,就只有搶先把責任推到別人頭上,裝好人,才能免去責任。 話說,在大型金融機構中,一個專門產製『數據洞察』與『顧客名單管理』的數據部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