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joe chen

「內在驅動力」的讀後感想


一、『推薦序:一個很有一意思的小故事:一群接受完整醫學專業學習,即將成為令人欣羨的醫生職業的年輕醫學生們,對未來並沒有什麼熱情。反之,一群偏鄉醫院的40~60歲的照顧服務員,接受幾十個小時的訓練課程後,仍津津有味,不斷詢問主講醫師各種情境,怎麼樣才能做得更好?

如同推薦序的作者所說,雖然兩者熱情天差地遠,但仍難以評量兩者所能為社會帶來的服務價值。

但是熱情、內在的驅動力,不受年齡與專業素養的限制。這是確定的。


內在驅動力有三個元素組成,並相互影響。

1.使命感:使命感越明確,驅動力越強大。

2.自主權:可以主導工作的權利。可主導性越高,越願意承擔責任。

3.專精度:對該領域各種狀況的解決能力越強,越有主動參與的意願。

我們都覺得合作夥伴熱情與支持不足:

1.職場主管,希望底下員工能更有工作熱情,自發性的找出問題並解決。

2.社會公民,希望政府部門對於社會問題能主動積極面對,彙整出一套妥善公平的作法。

3.學校老師,期待學生自主學習,跟家長能一起解決孩子的學習障礙,而不是問題都丟給學系。

四、哪些力量阻止『內在驅動力』?

1.教育面,家庭的態度:『恐龍父母』會讓學校失去教育的自主權,『教育外包』會讓學校力不從心。這些力量正在消滅教育的熱情。

2.組織面,追求短期量化指標:當組織對員工採短期利益考績,員工被迫找投機取巧、短期見效的做法,忽略需要長期投入從而得到更大價值的基礎工程。短期效益的追求,讓員工逐漸失去使命感與自主權,工作熱情降低,離職率提高。

3.社會面:面對許多社會矛盾衝突的議題,公民們更期待強力的領導者,採取大快人心的措施,打破亂象,快速恢復秩序。但這樣的氛圍,會侵蝕多方團體意見溝通的自主權。最終的決策可能對某些社會群體,是殘酷的。隨著時間,可能衍生出更多可怕的問題。


五、我們可以怎麼重新燃起『內在驅動力』?

1.內省,重新思考使命感:自問:『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裡?我們到底要做什麼?』這是每個人一生的功課,誰也替代不了。外界的聲音,只能是參考,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2.尋找,更多可以施力的點:打開既有的認知侷限,你比自己的認知更有力量。雖然現實有很多無奈點,但我們都可以找到新的施力點嘗試突破。比如說,負面情緒的來襲,或許是不可避免,但是你可以建立『正念』的習慣,慢慢降低負面情緒的影響。

3.管理,不可預期變數:外在的因素,我們或許沒辦法阻止,但是可以管理。比如,老闆突然提出新需求,改變既有的目標。我們可以試著溝通理解背後的原因,然後評估這樣的改變所造成的負面衝擊,規劃設計降低負面衝擊的方案,並與老闆溝通可行性。

4.嘗試,小步踏出累積經驗:透過『敏捷』作法,做出『最小成效產品』,讓利害關係人都看見,強化信心,從而取得下一階段工作的資源與自主權。


從心做起,找回使命感與熱情,身邊夥伴會感受到,會更加願意支持,工作自主權也會跟著增加。專精度,將隨著時間與舞台經驗累積而提升,變成個人口碑的一環,近一步確保工作自主權。找回正面循環,擁抱熱情的自己。




2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