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在離開教育體系,進入社會,開始工作時,都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在職場上的工作、競爭與升遷的過程中,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就是身邊同儕、群體的認知,就是你自己對這個社會的認知。但是,這個認知,是否符合自己內心深處的價值觀及在這個社會體系裡的自我價值定位,其實恐怕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我們,是真的活在自己的想法中,還是在別人的想法框架中活著、思考著?讀書時要考高分,就業時要高薪且光鮮亮麗,這是很直接的價值體現。或者說,這是大眾最能接受的價值。但是,你現在做的事,創造的產出,與家人及工作夥伴之間的互動關係,是否真的符合你內心深處的價值觀?其實不一定。為什麼?因為人在社會上生存,就會在意社會的眼光與期待。還有就是,其實,你自己也不太確定自己內心深處,認定的『價值觀』。基於『價值觀』,你將決定要如何跟家人、工作夥伴及這個社會『互動』。
越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對『自我認知』的理解也越深刻。這會體現在下列項目上:
1. 情緒認識:
- 這是指個體對自己情緒狀態的覺察與理解。識別不同情緒的出現、感受它們的強度,以及了解情緒(例如憤怒、焦慮或喜悅滿足)的外部情境。
2. 思維模式:
- 了解自己的思維方式,例如是否偏向於積極思考或負面思考。你可能會發現某些自動化的思維模式,例如焦慮性思考或全或無的思維方式,這影響著你的反應和行為。比如,當在特定場合或對特定的人,要溝通某些事項,就會開始焦慮、不安,為什麼?
3. 行為模式:
- 觀察自己的行為如何在不同情境中表現,尤其是在壓力或衝突中。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模式,包括習慣、反應方式及其後果,能幫助你進行有意識的改變。比如說,在臨時的會議衝突上,你的內心情緒與外顯行為是什麼?如果這樣的衝突長期持續存在,你的內心是否也會持續焦慮?或是你會採取其他行動來解決?或是會累積一次性的爆發情緒?
4. 自我價值觀:
- 明白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包括道德觀、人生觀和信念系統,這會影響你的決策和行為。比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持續的主動友善,世界也會對你溫暖微笑。
5. 個人優勢與劣勢:
- 評估自己的技能、特長與短板。確認哪些工作內容,自己的表現確實一般。但是有些事項,自己確實是頗有自信與心得。
6. 目標的追求:
- 清晰地意識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以及這些目標如何與你的價值觀和信念一致。這包括短期和長期的職業、學習和個人成長目標。
7. 身體認識:
- 理解自己的身體感受及健康狀態,包括壓力標誌(如緊張、疲倦)及其對情緒的影響,這涉及到身心連結的認識。比如感到疲券,是因為昨天睡眠不佳還是今天的會議太多?當情緒緊張時,就會想拉肚子?心情特別煩躁,是因為身體感冒不適還是其他?
人的身體與腦袋思維,會隨著時間而改變。缺乏定期且系統性的自省,對於上述七個自我領域,所知有限。反之,自我認知越強的人,越能活得從容自在。當我們還在為升職加薪、人際互動障礙或客訴事件苦惱時,不想先想想,你認識你自己嗎?
Comments